找到相关内容1991篇,用时3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符秦时期的佛经翻译

    论述颇详。   一、请僧伽提婆翻译法胜的《阿毘昙心论》(Abhidharmahrday’sastra),收于《大正藏》第28卷,主要论述小乘佛教的、无漏、色法、十八界、十二因缘、三十七...缺本。”3   符秦时期的佛经翻译,已不像东汉、三国时期那样是私人行为,政府已经介入,符坚开始组织地翻译佛经,并派秘书郎赵政主持这项工作。赵政是位佛教信徒,符坚逝后不久,他就出家当了...

    韩廷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373509.html
  • 阿赖耶识与真如及唯识古学今学辨析

    是人人身中的如来藏,是阿赖耶识,是因义,是种子(种子、无漏种子)……;“界”也是蕴含金和土的大地宝藏,《摄论》中也比喻,“譬如世间金土藏中三法可得:一地界,二土,三金。于地界中,土非实,而现...阿赖耶识与真如及唯识古学今学辨析  袁经文   唯识学在我国的传承曾三大系统:地论学派、摄论学派和唯识宗。地、摄两学派,一般称之为唯识古学;唯识宗,一般称之为唯识今学。三大系统各自内部的传承和...

    袁经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473511.html
  • 论初期佛教“识”之概念及其特点

    此四识住的能住所住,即是所谓的五蕴,可说是有情的一切。[40]此一“识住”之情形,仅限于之五蕴;若于无漏法中(解脱的圣境),则无“识住”之作用。此时仅是单纯的认识作用,“识”能离此四而不再贪著,即...受到注意。有鉴于此,本文即试著对初期佛教之“识”概念,作初步的解说与论述,其中主要采取的观点水野泓元、印顺法师及Sue Hamilton等人。  就初期佛教“识”概念的理解,可知东西方对心意识问题的...

    林建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3873532.html
  • 如来藏与唯识学关系问题之分析

    是心识的智能作用,产生的亲因是无漏种子(本来能生种),助缘是通过闻、思、修最终断除所知障。唯识学建立无漏种子的目的是要解决无漏有为法生起的亲因问题。因为无漏的四智菩提与的无明烦恼是完全异质的两类...,它只是唯识学派的理论依附。这种判断主要依《楞伽》《密严》二经而来。因为在这两部经中,如来藏与唯识学两者是融合的。这一观点在学界中曾经是颇受赞同的。而最近又学人提出,如来藏思想在印度自成一派非假,但...

    慧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173537.html
  • 唯识“八识”与康德“纯粹知性”的比较

    习气,二种:一者等流习气即名言种子,依于前七转识善恶业力,熏成功为种子,而能为生起八识三性诸法的亲因缘者是。二者异熟习气即业种子,由前善恶六识所熏的业种子,是能招感异熟的增上缘种。异熟种子亦名言...可以在自身范围内完成所有工作。康德认为,必要研究追求一种纯粹知识,它具有必然性和严格普遍性。他认为客观存在着纯粹的先天综合判断,比如对于任何一个有形或无形的对象的经验性概念,可以一一剔除来自经验的...

    养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573547.html
  • 唯识五遍行心所及其与现代心理学相关概念之比较

    种爱欲,即“合、离、非二欲”。欲即是希望、需求,是通于善、恶、无记三性的。虽然说,受的业用是通于与无漏的,在此处所说的受,是依无明、触所生受说的,是有的、杂染的受。  4、想  想的基本含义是“...一般规律。作意等五遍行心所与现代心理学的注意、感觉、情感与情绪、认知(知觉、表象等)、意志等相关概念关系密切,大体相通之处,但也明显的区别。  关键词:五遍行心所、作意、触、受、想、思  一、五遍...

    廖乐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773550.html
  • 唯识学中的知识论

    于实体苦等谛中起见拨无,名为邪见。又一切妄见皆颠倒转,并应名邪,而但拨无名邪见者,以过甚故”。㈣见取见:“于劣谓胜,名为见取。名劣,圣所断故,执劣为胜,总名见取。”㈤戒禁取见:“于非因道,谓因...而言,此性为无实在的“情有理无”之法,与全无实体的“体性都无”之法。有关遍计所执性,印度论师多异说,法相宗系采用护法之观点。就“能遍计”而言,安慧以之全八识为能遍计,护法则主张以第六、第七识为能...

    德澄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973552.html
  • 有关“三类境”的几个问题

    35]此“不相似”具体是指两者与无漏、有为与无为、依他起与圆成实之别,故而与带质境不同,本质真如等未能对无为相的生起产生实际作用,无为相不带有实本质,惟是由第六意识的分别力独自变相,职是之故,它...有关“三类境”的几个问题  傅新毅  “三类境颂”虽只有短短的四句、二十字,却是奘传唯识学中最大的难题之一。清末民初,法相唯识之学复振于中夏,于时曾多次大规模的学理论争,涉及到法相与唯识分宗之争、...

    傅新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974082.html
  • 学佛旨趣(下)

    “孳孳行善”倘若还是在“”而非“无漏”的阶段,当然就没有脱离烦恼性,还是有可能如前所述:因感生福报,而在安逸中产生过失乃至堕落。所以“孳孳行善”一定要以“无漏”心相应,否则,即使归趋天国,也将如箭...的,但不可忽略的是:人很强烈的惰性,真能达到“不执著”的标准,绝非易事。五戒乍看是最简单的“佛弟子行为规范”了,可是如果受到外境的重大诱惑,有人有时甚至连根本戒都不见得能够把持。所以,仪式,无论是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4774740.html
  • “学”、“证”之间——近代以来佛教研究方法的困境及其反思

    不能以世俗的学问或世俗的智慧为准据,而应该以“圣言量”为研究准据。在欧阳竟无看来,若以世智研求佛法将面临到“苦无出世现量”与“苦世智不足”两种困难,因为世间之人难言寂静圆明之境,此境既非世智所知,...佛学研究方法,立足于“戒”、“定”、“慧”三学,坚持“信”、“解”、“行”、“证”的次第和“教”、“宗”、“趣”的有机统一。可见,传统的佛学及其研究主要是出于信仰和主观,着眼于佛教自身的内部,虽然也...

    唐忠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5474754.html